Z-108弃城,z-108弃城完整
- 38
- 2024-12-20 03:35:06
- 21
有什么类似于寂静岭的电影?
午夜食人列车
康斯坦丁《荒野恶林》《致命玩笑2》《购物惊魂》《死亡湖》《血腥数字》《破绽-这个我强烈推荐》《邪林地》《停尸间》《阁楼》《轨迹人》《末日先锋》《罗威纳复仇》《犬战士》《小岛惊魂》《蛛网》《100英尺》《沙排杀机》《伊恩斯通之死》
《死亡录像》《异形前传:普罗米修斯》《饥饿游戏》《黑衣女人》《人狼大战》《心中的恶魔》《隔绝》《林中小屋》《窗台上的男人》《生化危机》《乌鸦》《Z-108弃城》《踪迹难寻》《电锯惊魂》
《亚伯拉罕·林肯:吸血鬼猎人》
北宋大臣童贯生平是怎样的?这个人在北宋末年起到了什么作用?
从《水浒传》(100回)开始提起吧,《水浒传》中,童贯是四大奸臣之一,在与宋江一伙的对战中可以看出童贯本身能力并不出众,只是背靠宋徽宗这座大山,依赖身边的有能之士,再加上宋江有被招安之心,因此被三擒三放。宋江等108将被招安后,征辽平方腊,但功绩全被童贯所夺得,这只是小说的艺术加工,但也映射了童贯的所作所为。
事实上,童贯本事的确不大,前期上位跟蔡京为相后多次引荐脱不了干系,他本人的确打了不少的战,平定湟川四州,讨溪哥臧征,复积石军、洮州,累积军功,升职加薪,深受宋徽宗喜爱,竟不走朝廷程序而直接听皇帝命令行事。之后童贯继续为宋徽宗作战:
1.攻打西夏。西州名将刘法受童贯逼迫出塞遇敌伏击而死,童贯见无法隐瞒,竟向朝廷报捷,以攻抵过。后西夏无力支撑,童贯逼迫议和,还破坏军政旧制,强行将汉官安置在羌军之中,使汉官固守边疆,无情无义。
2.平定方腊。方腊一方约六万贼寇,童贯、谭稹为宣抚制置使,率十五万兵众,到清河堰时方腊火烧城舍,童贯竟然连夜遁逃,后诸将相继赶到,收复诸城,童贯升为太师。
3.联金抗辽。联金抗辽并非童贯计策,但他却是贯彻得最为彻底的,北伐燕京时,率二十万军队大败而归,于是请金兵征辽,再用百万贯之资赎回燕京诸城。因恢复燕山之功,童贯列为三公,封为王爵,赏以封地。
童贯的所作所为直接或间接引起了靖康之难,完颜宗翰南侵,背弃宋金盟约,童贯非但不率兵抗敌,还畏首畏尾,逃回京师。如果他以郡王之身,率众全力对抗,或许也不会有靖康之耻,至少也不会那么严重。
童贯最后伏诛受刑是因为金给宋国下战书,童贯逃回京都,宋徽宗表面上下诏亲征实则是南逃躲灾,当时宋徽宗让童贯留守京都,但童贯却跟宋徽宗一起南逃了,路上逃难时怕走得慢还下令射箭,让他的卫兵不要拖沓,中箭者过百。结果因罪恶昭著,谏臣纷纷上谏,起初宋徽宗还想保住童贯,贬至上将军,后一降再降,最终罗列十大罪,枭首示众。
在我看来,童贯实际上是宋徽宗的传话筒,他就代表着宋徽宗本人,无德无能,德不配位。童贯恃宠而骄,贪赃枉法,的确罪无可恕,但也直接表现出他背后的宋徽宗轻信奸逆,软弱无能,在当时那个时代,宋徽宗的事例就是充分说明了俗语“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”也有几分道理。
在历代太监中,童贯堪称屡创“历史之最”的人。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,掌全国军权,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;他前后统兵二十年,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;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,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;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,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。而如果把“骂名”算上,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承受骂名最多的太监。
无论正史还是野史,无论官方还是民间,童贯都是众矢之的。《宋史·童贯传》这样评价他:“性巧媚,自给事宫掖,即善策人主微指,先事顺承。”说他会讨好、懂揣摩、善逢迎。这一评价倒是实话,童贯以供奉官主持杭州明金局,专为宋徽宗搜刮珍玩字画、珠宝花石,天下之美、古今之胜,应搜尽搜,通过淮河﹑汴河水道运至京城供宋徽宗挥霍享乐,深得宋徽宗的信赖和喜欢。
宋人的野史笔记中,编撰过许多讥讽童贯的段子,让人捧腹。南宋王明清在《挥麈录》中记载,宋徽宗崇宁年间(1102~1106年),童贯被任命为熙河兰湟、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,为宋朝西北前线最高军事长官,如日中天。那些边将迎来送往,马屁烘烘,唯童大帅马首是瞻。但在众多边将中,独秦州知州兼秦凤路安抚使钱昂傲骨嶙嶙,颇为不屑,让童大帅十分不快,总想寻机会奚落他一下。
一日,童贯去秦州巡视,故意比约定的时间推迟很久才到。钱昂经过漫长的等待,终于等到了童大帅亲临,便问道:“大帅为何来得这么晚呢?”钱昂个头矮小,童贯一语双关地回答说:“我今日乘坐的这头驴,个头小而脾气倔,动辄跳跃,很难驾驭,因此来迟。”钱昂揣着明白装糊涂,又问:“太尉乘的可是公驴?”童贯说:“当然是公驴。”钱昂大笑,也一语双关地反唇相讥道:“太尉既然奈它不何,不如把这头‘公驴’给阉了!”童贯气得七窍生烟。童贯以收复燕京之功,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。太监封王,无异于给儒家正统思想主导的北宋官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,朝内外众口喧腾,议论纷纷。许多士大夫不但加入议论的行列,而且编段子,撰写打油诗,嬉笑怒骂,不亦乐乎。据与童贯同时代的张知甫《可书》记载,当时有读书人以此事拟了一首打油诗:“长乐坡头十万戈,碧油幢下一婆婆。今朝始觉为奴贵,夜听元戎报五更。”讥笑太监带兵的“丑态”,一时传为笑谈。
太学生陈东的“伏阙上书”,几乎道出了当时士人的共同心声。宣和七年(1125年)底,金军兵分两路,大举南侵,围太原,攻燕京,势如破竹,直逼京畿,宋朝两百年基业眼看就要毁于一旦。倾危之际,陈东联合其他太学生,向宋钦宗伏阙上书说:“今日之事,蔡京坏乱于前,梁师成阴谋于后。李彦结怨于西北,朱勔结怨于东南,王黼、童贯又结怨于辽、金,创开边隙。宜诛六贼,传首四方,以谢天下。”陈东把外敌入侵归罪于“六贼”,给童贯的罪名是:“结怨辽金,创开边隙。”
相较之下,民间老百姓则是直接咒骂。当时,童贯、蔡京把持朝政,朝中各级官员,不是出自童大人门下便是出自蔡大人门下,奸臣当道,民不聊生。宋人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记录当时的民谣:“打破筒(童贯),泼了菜(蔡京),便是人间好世界!”把童贯和蔡京并列为乱臣贼子之首。
而对童贯上纲上线最全面的,要算宋钦宗下发的诏书。据南宋徐自明《宋宰辅编年录》记载,靖康元年(1126年)三月,宋钦宗赐死童贯前,曾下诏遍数童贯十大罪状:“首荐朱勔起花石;引赵良嗣灭契丹;修延福宫等;朕在东宫,屡为摇动;册立之时,有异语;不俟敕命,擅去东南;差留守不受命;东京被围,闻之而去;家中有非法之物;私养死士。”这十条罪状叠加一起,真是十恶不赦,故宋钦宗诏书中说童贯“罪不容诛”,并差监察御史张徵星夜兼程,于当年七月追上奔波于贬窜之途的童贯,在南雄郡(今广东韶关南雄市)将其斩首,旋即携头而归,枭于汴京城头。《宋史》有定论,野史有酷评,民间有诅咒,舆论一边倒,遂成就了童贯的“千古骂名”。后人一提起童贯,眼前便会晃过一张勾粉白脸,如赵高、曹操之类戏剧脸谱上误国奸臣的典型。然而,仔细翻检史料,斟酌、比较、对照之余,会发现史实中,童贯既不够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的曹操之能,也没有逼死皇子扶苏、害死丞相李斯的赵高之恶,他的为人做事与蔡京颇为相似,是一个“颇具干才的弄臣”,有一点才能,有一点奸诈,以投机讨好为能事。《宋史·童贯传》中至少能寻找到童贯为赵宋王朝戎马一生的两大功劳:对外,童贯取得过与西夏以及吐蕃诸部作战的胜利,收复大面积失地,包括湟州、鄯州、廓州以及积石军、洮州等地,这是北宋对外战争中仅有的几次胜仗之一,消解了西北的军事压力;对内,他曾以宣抚制置使身份,领军十五万进军浙江,一举镇压了方腊的农民起义,生擒方腊,大胜而归。
总的来说,童贯在二十余年不计其数的战争中,有胜有败;在与夏、辽、金诸国的外交斡旋中,有得有失;在为宋徽宗辅政过程中,有功有过。他之所以臭名昭著,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太监弄权。在帝制时代,太监弄权,与后宫干政一样,属于牝鸡司晨、不安其分的行为,干了不属于他干的事,为人所不齿;二是临阵脱逃。宣和七年(1125年),金大举南侵,童贯作为驻扎太原的大军统帅,却不思抵抗,逃回京城,致使金兵长驱直入;三是为宋徽宗的罪责“埋单”。宋徽宗在位那些年,对内残酷盘剥,对外大动干戈,自己又奢糜享受,导致民怨沸腾,内外交攻,最终国破家亡。亡国的罪魁祸首,当然是宋徽宗这位自号为“道君皇帝”的无道昏君。然而,在以儒家文化为背景、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帝制时代,却没有追责皇帝的行为习惯和理论基础,但国家糟蹋到这般模样,又总得有人为之“埋单”,于是,千夫所指而又确实曾经助纣为虐的太监童贯,便成了宋徽宗的“替罪羊”,遭受了千年的唾弃